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待望的新經典建築 Part I

台南是我的家鄉,除了因身為最早的城市而遺留下許多的古蹟建築外,我們這輩的又為後人留下了什麼呢?

台南最知名的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先生將以他個人財富所累積的世界文化遺產給我們後代,就是新的奇美博物館,而它也是我最期待的台南新經典建築。

背景
====
許先生在日據時代成長,據悉在幼時便有機會參觀日人在台灣所建立的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而印象深刻,該館所藏涵蓋台灣動植物奈至地質人類學都有國家級的典藏。該館的建築本身也是一個巴洛克風的藝術品,猛一看照片,還有點像大英博物館呢。
許先生佩服當時日本當時殖民政府為了落實社會教育,願意投入鉅資建立這樣規模的博物館,而幼時的記憶也烙印了日後興辦奇美博物館的契機。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建於1908年)











大英博物館(初創於1759年,左圖大門造型為1852年所建)










(圖
轉載自維基~)

許先生累積財富後致力於收集歐洲中古時期至文藝復興時期名畫,名琴。位於保安廠房總公司的幾個樓層滿滿都是藝術品。廣受朋友好評後便不藏私的在週末免費開放給大眾參觀。之後成立基金會,更有固定預算到各地收集精品。除名畫外,還有各式稀有樂器,古兵器,動物標本。頂級名畫雖然不是太多,
以量取勝,一般大眾都可以由此獲得入門認識。樂器部分許先生擁有的小提琴就真的是全世界頂尖的收藏了,私人公司可以自身培養一個與歐洲國立相比美的博物館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台南州廳
=======
其實早在
台南州聽(今台灣國立文學館,建於1916年)尚未修復,我就認為政府應該可以考慮委由奇美博物館BOT 經營修復。該建築與總督府博物館約同年代完成,建築造型同樣是巴洛克式,並有馬薩式斜頂,個人認為已經有極氣派的博物館硬體條件。
圖轉自LFAT部落格











如說服奇美進駐,將奇美博物館豐富的館藏放入舊台南州廳,台灣就多了一個世界級的博物館,美術館,也不用花大錢加盟古根漢來打國際知名度了。不過,台南州廳現已由國家的文資中心接收,成立文學館,我的夢也碎了。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PROFILE3: Gottfried Böhm 哥特佛伊德·波姆

波姆,德國建築師,1986年的普立茲克獎得主。在60年代,受到在台灣傳教的德籍傳教士委託而設計了一所教堂,位於台南縣後壁鄉,為「菁竂天主堂」,或稱為「後菁竂十字架堂」。波姆在60年代於德國已經是相當著名的教堂建築設計師,且曾在紐約與現代建築大師Mies van der Rohe及Walter Gropius交流。為台南設計的這座教堂,已經有他相當強烈的現代主義風格了。

他的作品大部分都在自己的祖國德國境內,以東森旅遊新聞專文報導的此建築,也提到了波姆已經不大記得30多年前的這個作品,因為設計圖到台灣後都是台灣本地的建築師及營建商完工的。但可以確定的是它是第一個海外的作品。

以下教堂的照片,轉載自冬烘居部落格,如有侵權請告知,小弟會立即移除。


教堂遠景




















鐘樓







尖塔內部














波姆被認為是結合表現主義與後包浩斯風格的建築師,但他自己認為自己的作品是一種連結。連結過去與未來,連結意象與現實。早期的作品均以混擬土為主建材,後期作品則偏向多種如不銹鋼及玻璃,菁竂天主堂的鐘樓即以鋁製作,也可以看到此一轉變。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PROFILE 2: REM KOOLHAAS



雷姆庫哈斯是2000年獲得普立茲克獎的丹麥建築師。在他的所屬事務所OMA官網是見不到任何在台灣的作品,但很巧的是有天在瀏覽YAHOO! 知識瀏覽到了這段:中二高清水休息站的建築外觀,寫到了該站是台灣設計師張哲夫先生與庫哈斯合作的,這真是非常意外的收穫,但為何官網都沒提到這個作品呢?

之後繼續在網海收尋,才又意外在知名媒體人/創作人魚夫先生的部落格,看到了這一段非常DETAIL的介紹:魚腸劍譜-台灣台中縣二高清水休息站
該篇文章除了完整的建築介紹,也有對該案的設計理念等有非常專業的導覽。在該篇文章第18樓魚夫給網友的回覆,提到了由於該案施工品質與庫哈斯要求差異太大,因此他不承認該作品。難怪我在OMA官網找不到這個project,現在才找到了答案。因此可以確定的是,該案的設計的確是出自庫哈斯所主持的OMA,而經過進一步搜尋,實際執行的建築師是曾任OMA的加拿大籍馬來西亞裔現為台灣媳婦的張淑征女士。

趁著周末帶小孩出遊,我又特地到清水服務區停靠,發現接下來整個建築設計都將有很大的變動,也有可能因此,與原來庫哈斯的設計差別將越來越遠。
右方公廁處,開放的設計與一般公廁大不相同。可能是使用者太多,可能是改裝中,裡面的味道實在不大好。前方廣場看到的完整建築物主體,現在仍有庫哈斯的設計風格,但階梯處已經起來,屋頂吊車也在施工中,以現場工地海報看來,之後將設置風帆以及一些造景,內部也將加入以海洋為意象的裝潢。若干個月後可能完全不同了。
內部有一半的空間也封起做新的裝潢,除了天花板的特殊燈箱造型外,其他應該與原設計差別很大。
庫哈斯經典的作品有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此建築也獲獎連連,看看下方的照片:
接下來的巨作將是北京中央電視台新總部,該建築被時代雜誌評為世界十大建築

從清水站主體,西雅圖圖書館,到CCTV新總部,可以看到設計師對於建築結構的顛覆真是很像耍玩其技巧般。
PS: 非常訝異原來魚夫先生除早期我們知道的漫畫,媒體,對於建築魚夫先生也有專業級的認識。無論你能不能認同他的政治色彩,魚夫先生的部落格仍很值得一看。

UPDATE 2009/12

台北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競圖 Rem Koolhaas/OMA 勝出

文章forgemind.news 發表於 2009-02-22, 18:26

台北市政府斥資新台幣38億元打造台北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國際競圖結果於2009年1月底揭曉,由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領軍的OMA團隊拿下首獎;工程預計2011年動工,2014年完工。

文 化局表示,台北藝術中心國際競圖共收到全球24個國家、136件建築師作品競逐,第一階段評選結果,三名入圍者是美國建築師普立茲克獎得主梅恩(Thom Mayne)領軍的MORPHOSIS團隊、西班牙建築師阿巴羅斯(Jose Ignacio Abalos),以及設計北京中央電視台的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領軍的OMA團隊。

Rem Koolhaas 庫哈斯2005年才完成葡萄牙波爾多的音樂廳(Casa da Musica)作品,西雅圖的新地標公共圖書館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文化局表示,台北藝術中心是庫哈斯在台灣的第一個作品,他在台的合作團隊是姚仁喜建築師領軍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北市長郝龍斌晚間出席揭曉評選結果時表示,台北藝術中心未來將成為台北新地標,也將與鄰近的科學館、天文館、圓山、故宮連結成一個文化軸線。

評審團主席、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 Mohsen Mostafavi 表示,在緊鄰捷運車站及士林夜市旁,新蓋一座表演中心是一項有趣的挑戰,由於夜市是一處充份反映台灣地域文化的基地,北藝中心也將是全球建築師首次面對在地化與西方劇院建築的挑戰。

文化局指出,台北藝術中心基礎工程預計於2010年10月進行,主體建築預定2011年1月動工,工程預計2014年完工。

來自英國的 Zaha Hadid 僅獲得佳作,自從台中市古根漢美術館胎死腹中後,Hadid 阿姨每每參加台灣所舉辦的國際競圖都是榜上有名,卻與合約無緣。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PROFILE 1: 槇文彦 Maki Fumihiko

槇文彦 Maki Fumihiko,1993年第十五屆的普立茲克獎得主。目前為台灣所設計的建案,是未來的台北大門:台北車站站區雙子星大樓,預計2012年完工。

由槇總和計畫事務所官網來看,所主導的不僅是兩棟大樓的設計,還有站區綠化的規劃。該官網還打趣介紹說:這是台北稱之為"永遠的工地"。想來也的確如此,從台北車站完工後,之後捷運,高鐵,停車場,綠地,到現在機場高捷配合雙子星大樓,20多年真的周邊都沒停工過。

本案除了槇文彦,也與台灣知名的
潘冀建築師事務所配合,建成後將是台北第二高的地標。

雙子星大樓,將是結合百貨公司、頂級辦公總部、五星級觀光飯店等功能,地下樓層還將設置各航空公司報到櫃檯,辦理前往中正機場的托運行李及購買機票業務。

建築意象是兩棟大樓在不同角度欣賞皆有其人性的魅力。在維基百科也有介紹,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

*文字內容皆為本人著作,如欲引用轉載請先告知,圖取自網路公開資訊,如有侵權煩請通知,本人將立即刪除。


緣起

想以這個專題開始寫,是因為一次在旅遊新聞看到這個article:
來去台南/普立茲獎得主設計的天主堂 偷偷藏在台南後壁(2004/09/14 16:37)

印象中,台灣有幾個知名建設公司建案,也都斥資請到幾位普立茲克獎得主做設計,有些案子尚在設計中,有些已經完成,因此興起了想收集這些案子的念頭。

普立茲克獎,號稱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由凱悅基金會主辦,獎金金額雖然不是最高,卻是評選最嚴苛的國際大獎。得主皆堪稱為近代建築界公認的大師,一年只選出一位,至今年2008,也才29位而已。

台灣有多少座這群頂尖的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尋了幾天,似乎沒有人以專文整理過。當然,並不是得到這座獎才算是頂尖設計師,但確實可以當作是一個指標。藉著這樣的收集,除了滿足自己的收集癖,也許讓有心的學子也能實地到建案本身實地獲得許多不同的想法,不一定要遠赴國外才能朝聖到大師作品。

台灣新一代的新銳設計師,以我不專業的眼光看來,實在比前輩進步許多,無論功能,美學,技術也都不斷創新。相信,很快台灣也會有自己的普立茲克獎得主,在建築世界裡留下許多經典作品。